手机一点,农机到田|佳格天地CTO顾竹亮相央视,数字应用让农业社会化服务更便捷

 

近期,CCTV-9播出纪录片《中国未来时》系列节目,围绕“全球问题,中国方案”角度,选取人口老龄化、能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探讨中国解决方案。

节目中,佳格天地CTO顾竹博士展示了大数据、AI等技术在农机作业场景下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应对之法。

 

我国普通农户大多只种植小块土地,其中仍有部分以传统人工耕种收割的方式进行着农业生产,年收入也无法负担大型农机的费用。随着老龄化问题凸显,土地撂荒等现象频发。

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使得小农户也能经济便捷地获取到插秧播种、植保飞防、机收减损等机械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75%,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带动小农户9400多万户。

在此基础上,佳格天地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打造服务农户与社会化服务人员两侧的数字化应用,进一步优化供需对接,提高农事生产效率。

例如在节目所展现的农机作业场景中,当农户有农机作业需要时,只需拿出手机发布需求,农机手即可接单前往目的地作业。就像城市中常用的打车软件,只不过农户叫来的是收割机。

作业过程中,农机手随身携带的手机也在不间断地采集数据,诸如地块位置、行进轨迹、作业面积等等。待完成作业后,农机手输入作业单价,关联采集到的地块数据,手机应用上即可自动计算本次作业费用,快速完成结算。

同时,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农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看天气、记农事、查病害、问专家,获取各类数字化服务,高效开展生产。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对农业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料的统一整合利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将小农户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推动小农生产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型。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入则使得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之间的链接更加紧密,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科技应用正在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劳动条件,也为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开辟了新路径。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25-02-07 18:40